近日,南京市交通运输局交通执法总队六支队开展南京仙新路过江通道工程第4次阶段性交工验收工作,主要针对栖霞大道互通主体工程、路面工程、交通安全设施工程、绿化工程及机电工程等合同段开展质量验证性检测,对工程质量和通车条件进行初步评价。
仙新路过江通道全长约13.17公里,其主桥为主跨1760米的单跨门型塔钢箱梁悬索桥,是目前国内最大、世界第三跨径的悬索桥。工程主线按城市快速路标准建设,采用双向六车道,设计时速80km/小时。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加密区域过江通道布局,有效缓解南京八卦洲长江大桥交通压力,提升栖霞、六合区域跨江交通水平。作为交通运输部首批“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创建示范项目之一,六支队全程负责质量监督和安全监管工作,为平安百年品质工程保驾护航。
以“品质质监”攻坚克难,筑基交通强国跨江丰碑
立足“品质质监”定位,六支队将仙新路过江通道列为重点监督项目,组建专项监督工作组,制定监督计划,规范监督程序,明确监管责任到人,确保工程质量监督贯穿项目全周期,构建起“源头把关、过程严控、验收闭环”的全链条监督体系。针对复杂水文条件、大跨径钢梁架设等施工重难点,参与编制《仙新路过江通道工程专用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建立核心指标控制体系,将平安百年品质工程理念转化为可量化、可追溯的技术标准,着力推动我市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高质量发展。
以“精准服务”淬炼质量,守护平安百年品质工程
聚焦平安百年品质工程的要求,坚持执法与服务并重。在监督过程中,执法人员根据工程进度动态调整监督计划,制定重点监督清单,采取“四不两直”等方式对施工实体质量、施工工艺规范、原材料合格率等开展随机检查,严格执行整改闭环管理机制,以“零容忍”态度确保工程“零缺陷”目标。同步践行“品质质监”服务承诺,在严格执法的同时开展“邀约式”检查,组织专家团队为工程项目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指导工程项目及时发现问题弥补安全管理缺陷,引导行业从“被动接受检查”向“主动邀约体检”转变。
以“科技赋能”提升质效,打造全寿命周期守护屏障
积极运用技术手段,为传统监督模式注入科技动能。执法检查时通过建设单位搭建的智慧管理平台,实时查看布设于桥梁关键受力部位的高精度智能传感器回传的参数,并进行数据分析。利用无人机进行高空、大范围巡检,尤其对塔顶锚固区、主缆等人工难以抵达的部位进行高清拍摄与精准检测,结合信息化平台实时监控施工动态。运用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对施工现场安全帽佩戴、临边防护措施落实等情况进行智能识别与自动预警,大幅提升安全监管的及时性与有效性。
一桥飞架,再添通途。南京交通运输部门将以科技为眼、以规章为尺、以责任为锚,全力打造“安全耐久、经济绿色、传承百年、人民满意”的平安百年品质工程,为长江两岸经济社会协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执法总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