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1294771X/2020-17909 | 信息分类: | 工业、交通 / 统计分析 / 报告 |
发布机构: | 南京市交通运输局 | 生成日期: | 2019-11-14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
信息名称: | 2019年三季度南京交通经济运行综合分析 | ||
文 号: | 关 键 词: | 交通量;周转量;道路货运;货运量;货物;客运量;港口;船闸;船舶;公路 | |
内容概览: | |||
在线链接地址: | |||
文件下载: | |||
值此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局按照国家“五位一体”总体要求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积极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加快运输结构优化,巩固提升南京交通首位度。现将全市三季度交通经济运行分析如下:
一、全市主要交通经济指标三季度预计完成情况
1、全社会公路运输生产完成情况
全市完成公路客运量6697万人次,同比下降7.13%,公路旅客周转量815968万人公里,同比下降9.01%;完成公路货运量11565万吨,同比增长5.98%,公路货物周转量1821734万吨公里,同比增长7.26%。
2、全社会水路运输生产完成情况
全市完成水路货运量13178万吨,同比增长7.27%,完成水路货运周转量22824445万吨公里,同比增加10.34%(其中,内河航区完成货运量3741万吨,同比增长6.24%,货物周转量1683134万吨公里,同比增长3.86%;沿海航区完成货运量6338万吨,同比增长2.83%,货物周转量7380343万吨公里,同比增长6.93%;远洋航区完成货运量3099万吨,同比增加19.19%,货物周转量13760968万吨公里,同比增加13.15%);完成水路客运量19.79万人,同比增长3.07%,完成水路客运周转量36.27万吨公里,同比增长2.04%。
3、城市客运生产完成情况
全市完成公交汽电车客运量达68116.80万人次,同比增长6.74%;完成轨道交通客运量达86450.68万人次,同比增长6.57%(其中一号线24891.57万人次,二号线21915.79万人次,三号线20833.01万人次,四号线5674.27 万人次,十号线4585.29万人次,机场线2427.81万人次,宁和线2176.52万人次,宁溧线299.26万人次,宁天线2852.16万人次,宁高线458.62万人次,河西有轨电车60.65 万人次,麒麟有轨电车318.26 万人次);完成出租汽车客运量8382.10万人次,同比下降8.93%;完成城市轮渡客运量232.22万人次,同比下降43.87%。
4、全社会港口生产完成情况
全社会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20279万吨,同比增长5.12%;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46.3万TEU,同比增长1.52%。
5、交通服务业增加值完成情况
全市交通运输行业(不包含非我局管理的交通行业)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42.98亿元,同比增长7.62%。
二、一季度全社会营业性运输工具数量
1、营业性公路客、货营运车辆
2019年三季度,我市营运性客运车辆达到7528辆,同比下降2.9%,客位达31.11万个,同比下降2.17%;全市登记注册道路货运车辆数达到106868辆,同比降低5.68%(2019年1月起,交通运输部规定地方交通部门不再为总质量4.5吨及以下普通货运新增车辆配发道路运输证;已发证4.5吨以下蓝牌车的运输证到期后,不再登记,车辆注销登记,运营车辆总数呈下降趋势),货运车辆总吨位达975534吨,同比增长8.01%,车均吨位数10.41吨/车(虽然今年以来营运货车数量下降明显,但单车吨位较大的挂车、重型车数量却增加较多,因此运营车辆总吨位数增长较多)。
2、营业性水路运输工具
截止8月底,全市152家水运企业(含个体户2家、客运企业4家、部属企业6家),我市目前共有各类营运船舶1566艘(含客船、客渡船31艘、6017客位),同比下降4.45%,净载重量1274.46万吨,同比下降4.47%,总吨713万吨。标准箱位达32517TEU。其中,远洋船舶102艘,总吨261.4万吨,净载重量410.2万吨,标准箱位9728TEU。
3、城市客运营运车辆
截止8月底,全市拥有城市公交汽电运营车8660辆(其中柴油1136辆,天然气车1779辆,液化石油气车100辆,纯电动车5208辆,油气混合动力车417辆,电油混合动力车20辆),同比减少2.83%;巡游出租汽车运营车辆12001辆,同比减少9.6%;轨道交通运营车辆1736辆,同比增4.01%(其中二号线新增30辆,四号线新增6辆,宁溧线新增8辆,宁高线新增3辆,麒麟有轨电车新增20辆)。
三、交通基础设施通行情况
1、公路客、货车交通量监测
截至8月底,全市普通干线公路(宁扬公路等4条普通国道和宁高公路等10条普通省道)日均交通量达52123辆,同比增长4.13%。其中客车日均交通量达29185辆,同比增长5.61%;货车日均交通量22937辆,同比增长2.32%。
联网高速公路(沪宁高速等9条高速公路)日均交通量达40317辆,同比增长了0.71%。其中客车日均交通量23839辆,同比增长12.43%;货车日均交通6021辆,同比下降6.59%。
非联网高速公路(二桥高速等5条高速公路)日均交通量达95512辆,同比增长5.6%。其中客车日均交通量81918辆,同比增长4.37%;货车日均交通量13593辆,同比增长13.64%。
2、航道船闸交通量监测
秦淮河船闸1~9月预计过闸船舶通过量345万吨,过闸货物通过量172万吨,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39.3%、39.4%。主要原因:一是受相关限制采砂政策影响,长江流域传统砂源地禁采依然保持高压态势,导致黄砂货源减少;二是受环境综合整治等因素影响,船闸上游码头大部分被拆除;三是船闸上游几家电厂生产能源已完成“煤改气”切换,电煤运输需求减少。
下坝船闸1~9月预计过闸船舶通过量1164万吨,过闸货物通过量190万吨,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56%、232%。主要原因是芜申运河改造基本完成,船舶通过量和货物通过量逐步增加。
玉带船闸1~9月预计过闸船舶通过量243万吨,过闸货物通过量184万吨,分别比去年同期上升48.9%、64%。主要原因是上游矿建货源增加,矿建货源需要从水路运输;从长江方向运往江北新区的矿建材料增多。
杨家湾船闸1~9月预计过闸船舶通过量1154万吨,过闸货物通过量182万吨,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51.9%、201%。主要原因是芜申运河改造基本完成,船舶通过量逐步增加。
3、公路治超监测
通过对全市6个重点公路治超点监测,8月底平均每辆被检测车辆超载5.99吨,车均超载率达25.9%。
四、重点运输企业运营情况
1、重点公路客、货运企业监测
全市重点公路客运企业(江苏快鹿公司、南京长客集团等12家)预计完成客运量817万人、同比减少5.66%,旅客周转量80780万人公里、同比减少8.03%。
全市重点货运企业(南京大件公司、金陵交运集团等9家)预计完成货运量1515万吨、同比增加2.89%,货物周转量149382万吨公里、同比增加7.26%。
2、公路客运站监测
截止2019年9月16日,通过对8个公路客运站(南京小红山站、南京东站、溧水站、高淳站、南京客运南站、江宁客运站、南京北站、南京葛塘站)的监测,三季度旅客客运发送量777.97万人,同比下降3.83%。其中,南京小红山站、南京客运南站、南京东站、南京北站完成客运发送量755.98万人,同比减少12.17%。
3、重点物流(货运站)企业监测
通过对全市3个重点物流企业(龙潭物流、众采物流、金陵交运公司货运站)的监测,预计完成货物流通量980万吨,同比增长5.94%。
4、水路运输企业监测
通过对6家部省监管水运企业(长航南京油运公司、江苏远洋运输公司、江苏远东海运公司、南京远洋运输公司、招商局南京油运、江苏兴联海运有限公司)监测,预计完成货运量5335万吨,占全市水路货运总量40.48%,同比增长13.76%;完成货物周转量1545亿吨公里,占全市水路货运周转总量63.48%,同比持平。
六家部、省监管企业上半年货运量及周转量情况
六家部省监管运输企业数据(1-9月预计) | |||
货运量(万吨) | 2019(年) | 2018(年) | 增幅(%) |
总计 | 5335 | 4654 | 14.63 |
远洋 | 3099 | 2595 | 19.42 |
沿海 | 1626 | 1481 | 9.79 |
内河 | 610 | 580 | 5.17 |
货物周转量(亿吨公里) | 2019(年) | 2018(年) | 增幅(%) |
总计 | 1545 | 1352 | 14.27 |
远洋 | 1376 | 1204 | 14.29 |
沿海 | 121 | 104 | 16.35 |
内河 | 48 | 44 | 9.09 |
五、交通经济运行特点分析
(一)公路营业性运输
1、公路客运市场持续低迷
今年以来,整体公路客运市场继续呈现下降的态势。一是发往郑州、武汉、南昌、长沙、广州和西安等全国重点城市的长途班线客源因高铁动车和铁路临客班次的增加而持续下降;二是市域班线客运随着地铁宁高线、宁和线、宁溧城际的开通,沿线客运量有所减少;短途班线自宁启铁路开运后,沿线江都、扬州、泰州、海安、启东、南通等地客运班线旅客人数一直处在下降状态;三是随着自驾游、定制出游等方式比例的提高,小客车免费通行政策继续实施,客出行方式呈多元化、个性化趋势,网约车、顺风车等成为交通出行重要选择,从传统班线客运中分流客源,导致我市传统道路客运量持续下降。
2、道路货运市场有序稳定发展
前三季度,全市道路货运量及周转量保持稳步增长态势,道路货运市场新兴业态涌现,行业创新水平不断提升。我局积极鼓励和引导传统道路货运企业主动适应并融入多式联运发展大局,全面推进无车承运人工作,目前“运满满”已发展为全国最大的互联网“车货匹配”平台,“中储智运”无车承运货运量和运力整合在全国占领先位置,推动了道路货运新旧业态融合发展,市场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道路货运行业主要经济指标明显提升,货运市场呈现出有序、健康、稳定的发展态势。
(二)水路运输
1、水路客运稳中有增
随着溧水区天生桥航道恢复通航,旅游航运全面复苏,通航能力配合游客数量同步增长,水路客运市场呈现稳中有增的趋势。
2、水路货运市场恢复性缓慢增长
(1) 今年以来,全市水路运输市场持续回暖,货物运输结构不断优化,运输指标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相关企业在在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长江航运物流中心建设等政策扶持下,运力结构调整逐步深入,原油及其制品、液货危险品、汽车滚装等货类的水上运输稳定增长,远洋企业航次完成率比去年同期增幅明显,相关企业年初以来已新购、新租大型船舶四艘(油船3艘、液化气船1艘),增加净载重量14万吨,运力结构进一步优化,水运航次和航线明显增长。
(2)随着2018年底外贸成品油市场触底回升,国内沿海、亚太地区、澳洲、远东地区外贸成品油运输逐步回升,运价也呈恢复性增长,今年外贸成品油整体行情更趋于稳定,相关企业运输生产和收入持续增长。
(3)今年5月份起,国际上受全球经济发展放缓、中美贸易战及海湾局势紧张等因素影响,国内环保控煤政策持续贯彻落实,水路货源和航次的不确定性越发明显,全球硫排放限额2020年1月1日起将从3.5%降到0.5%, 水运市场不确定性因素还将持续增多。
(三)港口生产
1、南京港各项生产指标稳步提升,基础设施规模明显扩大、生产能力显著增强;港口布局日趋合理、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功能逐步拓展;港口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
2、集装箱吞吐量增长放缓,金属铁矿石及钢材吞吐量随着房地产市场调控加剧而明显下降,煤炭吞吐量随着国家环保控煤持续深入也不断下降,社会整体需求减弱。
3、随着南京港产业链整合的不断完善,南京港在长江三角洲港口群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突出,但随着生态环境保护要求日益提高,节能降耗工作扎实推进,尤其是滨江开发、城市功能定位调整等行动深入开展,南京港面临港区功能调整、资源整合、节能减排、降本增效等众多挑战。
(四)城市客运
1、公交方面:截至8月底,虽然全市公共汽电车的数量同比下降了0.53%,但随着城市公交换乘优惠力度进一步加大,地铁乘坐价格逐步提高,支付宝、微信等快捷支付方式全面推广,定制公交、大站快车、城市观光巴士等新型运营方式逐步被市场接受,全市公共汽电车客运量仍然呈现增长态势。
2、出租方面:虽然出租企业1-8月份对外承包的车辆数有所增加,但受到网约车规模急速扩张及平台巨额补贴的影响,出客源分流严重,巡游出租行业生产出现持续下滑趋势。
3、轨道交通方面:近年来,我市陆续新开了麒麟有轨电车、地铁宁高线、宁和线、宁溧线,改变了沿线居民的出行方式。但因受到地铁运价改革后的影响,相同运距内票价远高于公交汽电车,在时间允许范围内,市民更愿意选择公交车出行,地铁客运量增幅明显减缓。
4、轮渡方面:由于江心洲北部居住点的搬迁,岛上红卫轮渡码头已拆除,因此有恒客渡航线已于今年初停渡;并且,1-8月份,轮渡运营船数比上年同期减少三艘,随着长江大桥的全面通车,原通过轮渡过江的市民改从长江大桥过江,全市轮渡客运量同比下降明显。
5、公共自行车方面:截止到8月底,我市公共自行车服务网点数共2745个,停车桩89832个,投放自行车共102715辆,本年累计客运量2832.46万人次。
六、交通经济运行的建议和措施
1、提升客运出行方便快捷水平,打造货运集约高效能力
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关于加强运输结构调整、平安交通、绿色交通、智慧交通、信用交通建设等系列要求。一是公路客运方面:引导传统的道路客运行业转型发展,鼓励联程运输、定制客运等发展,推动网约车等新业态规范发展,支持巴士管家等运输服务平台整合业内资源,继续加快综合客运枢纽建设,推进旅客出行“零换乘”的实现。二是道路货运方面:发展“互联网+运输服务”,支持“运满满”、“福佑卡车”、“中储智运”等运输服务平台整合业内资源、加快发展;支持运输企业间的整合重组,鼓励各种资本以资本为纽带、技术为纽带进行整合重组,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深化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物流“降本增效”。
2、加强网络平台行业管理,为网络货运发展提供保障
加强道路货运网络平台管理是促进道路货运行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发展“互联网+”高效物流的客观要求。一是以《网络平台道路货物运输经营管理暂行办法》印发落实为契机,通过发展网络货运,推动解决道路货运行业多年来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有效解决货运经营者在配货理货方面的操心事、运费结算方面的烦心事、税收保险方面的揪心事。二是要加强监测分析,把网络货运市场运行情况,作为分析判断道路货运市场运行形势和行业降本增效成效的重要渠道。三是要加强宣传引导,让更多货运企业尝到“互联网+”高效物流的甜头。四是要做好后续相关工作,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完善相应法律法规,为网络货运发展提供保障。
3、结合特点,发挥优势,降本增效
积极应对高铁延伸和提速,调整公路客运发展思路,认真分析优势和发展定位,以满足旅客不断提升的乘坐需求,结合点对点、门到门的出行优势,加大推广厂际包车、旅游包车、定点包车等模式,探索和开发具有商务特点的定制班线等特色服务,发挥自身的随时性、能动性的特点,将成本降低,提高企业的收益,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将企业的效益最大化。同时,根据旅客需求不断的调整城乡客运、城际客运的班线、班次和车型上,更加的多元化经营,满足旅客个性化出行需求。
4、发挥枢纽资源优势,显著提升服务能力
结合南京港的地理及枢纽资源的优势,加快推动长江枢纽港资源整合,优化完善“一带两核三区”总体架构,拓展腹地范围,依托江海转运主枢纽港、加快枢纽设施建设,提升辐射带动作用,通过“信息化、集约化、一体化、生态化”的措施,以智慧港口、绿色港口、科技港口、效率港口为目标进行资源整合,逐步优化港口营商环境,打造统一平台,推进数据接口标准化,积极应用区块链技术,推进物流信息电子化,保证港口企业的良好发展,全面实现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到位、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建成,显著提升航运服务能力、显著优化营商发展环境、显著改善港、产、城融合发展关系。
5、紧抓机遇,高效推进互联互通
水运企业应在国家“一带一路”的指引下,配合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的建设,结合“十四五”规划提出的新的部署要求,紧抓机遇,进一步加强公铁水的联运能力,配合港口的持续发展,坚持扩大高水平开放,推进互联互通,深化改革,提升行业水平,增加水运企业的竞争力。